柳下惠担任士师,太讲原则,得罪过不少人,三次遭罢免。龙腾小说网 ltxsba.com有人劝他,你难道不可以离开鲁国,到别的国家去吗?他说,如果我讲原则,坚持以直道待人,跑到哪儿不遭罢免?如果我不讲原则,左右逢源,为人圆滑,待在这儿也舒舒服服,又何必非离开自己的祖国?
柳下惠反对逃跑,宁肯留在自己的祖国受委屈,道德很高尚。这也是古逸民的一种。孔子佩服他,但不肯效法。他在鲁国不得意,曾周游列国。周游列国就是”去父母之邦”。
春秋战国,士,流动性很强,祖国的概念被撕得粉碎,但越是人世飘萍,举目无亲,越是容易引动乡愁。
今天和古代一样。盛成先生侨居法国。他用法语写了《我的母亲》,在法国文学界影响很大,和巴金一起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他一辈子待在外国,最后以垂老之年回到祖国,一进国门,热泪千行。钱钟书负笈海外,回国后,从未踏出国门一步。杨绛说,他们反对拒绝学习外国,但也”不去父母之邦”。”不去父母之邦”,算不上什么丢脸的事。
现在有些人,总是喜欢乱骂民族主义。西语的民族主义是国家主义,和汉语的意思不完全一样。民族主义有很多种。国家至上,到处欺负人的帝国主义,当然要反对;弱小国家遭人欺凌侮辱,不得不强化其国家,自强自卫,当然要同情。我们不能把前者叫国际主义,后者叫民族主义,用大国沙文主义反对小国沙文主义。
热爱自己的乡土,热爱自己的同胞,热爱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生活习惯,是人类共通的感情。我喜欢吃中国饭,说中国话,和中国人待一块儿,享受中国文化,自娱自乐,谁的气也不受,也不欺负人,哪一样都无可指责。(不去父母之邦)
19.1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仕而优则学”,”优”是裕如之义,不是优秀之义。《宪问》14.11:”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其中的”优”字也是这个意思。集解、皇疏都说,此句是”行有余力”的意思。参看《学而》1.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优则仕”,”优”也是同样的意思。
这段话的意思不是说,当官当好了就去做学问——像现在的官员,官当大了,还得弄个教授当当,或学问做好了就去当官——像过去的读书人,靠科举考试当官。它是说,当官如果有余力,要学习;学习如果有余力,要当官。
现在的高校管理层,”学问大了”,则可入选其中,或相反,当大官,必为大教授——不是小的,而是大的,不是选的,而是批的。谁说中国传统中断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20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小孩爱听好人和坏人的故事,大人也一样。这样的故事,线条明快。如尧、舜和桀、纣,就是代表。前者成了好人的符号,后者成了坏人的符号,任何持平之论都很难立足。道德和舆论是放大器,好,越说越好,坏,越说越坏,为了把好说得更好,坏就得说得更坏。
子贡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未必像大家丑化的那样。他敢为坏人说公道话,实在了不起。
”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是说君子最怕处于纣那样的不利地位,什么坏事都堆到他一人的头上,就像地势低下的污水池,什么脏水都朝那儿泼。
古人说,”众口铄金”(《国语·周语下》)。今语云,破鼓乱人捶,墙倒众人推。这些都是讲舆论的可怕。此章和下面五章可能有关。这六章,钱穆说,19.22-25都是孔子死后的事,我看,19.20、19.21也是。孔子死后,不知怎么回事,有一股潮流,贬孔子而抬子贡。子贡是有感于此吧?(君子恶居下流)
[记住网址 龙腾小说 ltxsb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