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比尔-罗西斯的电话,墨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面色异常的严肃,眉头紧紧皱起,他得到了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魔术师再次杀人了!
洛杉矶警方今天中午接到报案,在伯班克和马里布一间公园里面,发现的一个疑似爆炸物的纸质箱子,警方立即派出大批警察封锁了现场,并且出动了拆弹专家和拆弹机器人,结果却发现是虚惊一场,箱子里面全部是彩色的魔术球,魔术球上面写满了黑色的字母我是混乱的代理人!
没有炸弹,洛杉矶警方送了一口气,但魔术球上面的话,又让他们紧张不已。龙腾小说网 ltxsba.com
随后,警方抽调人手对公园极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结果在公园西北角的水池当中,发现了一具男人的尸体,死者被人用子弹击穿头部,衣兜里面有一个彩色的魔术球,魔术球上面也写着“我是混乱的代理人”!
又一个人被魔术师杀害,这对墨菲来说,绝对算不上好消息。
甚至,媒体可能会掀起远超现在的舆论风波,将《黑暗之城》彻底淹没在抨击的浪潮当中。
“到底是什么人?”墨菲也非常好奇,“做事竟然如此疯狂!”
警方这次同样没有得到太多有价值的线索,过往不是没有人受到电影的影响,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情,但是像这样有计划又不留下太多痕迹的人,他听都没有听说过。
难道说《黑暗之城》这部影片真的会造就一个现实版本的疯狂的魔术师?
虽然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但凶手接连作案,在墨菲看来,完全可以用丧心病狂来形容。
更麻烦的是,这个家伙行凶也就算了,偏偏把他和他的电影拖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当中。
到了第二天,更多的消息透过律师罗伯特的渠道,传到了墨菲这边。
被杀害的人叫做格里芬-贝克尔曼,同样是一名天主教信徒,曾经在自己的推特和脸书上面,多次以实名的形式公开抨击墨菲的那部《迭戈-罗斯》中关于天主教的情节,虽然抨击的次数不算多,但仅有的几次言辞相当的激烈。
另外,导致格里芬-贝克尔曼遇难的子弹出自一把格洛克手枪,他身上的魔术球和球上的字迹,与抛洒在好莱坞中国大剧院前的材质完全相同,基本可以判断两起案件极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为。
除此之外,洛杉矶警方目前仍然没有获得太多的线索。
这起案件的发生,也让警方和外界进一步确定,凶手是墨菲的影迷!
但墨菲的影迷太多了,作为一个所谓的土生土长的洛杉矶导演,他在天使之城拥有数以十万计的铁杆支持者。
很快,洛杉矶警方的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的时候,就放出了对墨菲和《黑暗之城》非常不利的言论。
“好莱坞中国大剧院枪击案和伯班克公园杀人案的背后,都可以看到《黑暗之城》这部电影的影响,凶手明显是在模仿电影中的反派魔术师的行为……”
警方的言论无疑将《黑暗之城》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有些立场偏向天主教的媒体,开始迫不及待的讨论该如何限制好莱坞电影中的暴力因素,怎么才能减少对观众的负面影响。
或许天主教那边确实看到了增加在好莱坞尤其是南加州地区的影响力的好机会,有些支持天主教的报纸,甚至直接对准墨菲和《黑暗之城》开火。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罪犯选择在放映《黑暗之城》的影院前对观众实施枪击,我只能说与电影本身绝脱不开干系。”
“这是洛杉矶县警局一位警官在回答记者‘你觉得枪击事件嫌疑人是受到电影影响吗’问题时,给出的答案。类似的问题早在墨菲-斯坦顿的《黑暗之城》上映之初,便被一些记者询问过,当时有人担忧电影中魔术师的形象太真实而引起青年人模仿。”
“那时墨菲-斯坦顿给出的回答是‘年轻人有自己的判断力’,这句话成为了一些媒体对墨菲-斯坦顿给与严厉批评的核心,他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为《黑暗之城》打造的恢宏、庞大又密集的宣传攻势,被专家和警方认为是间接诱导人犯罪。”
“《黑暗之城》的宣传方式完全是洗脑、病毒式的。它不断渲染着墨菲-斯坦顿电影中反派的自信、邪恶和黑暗,即便是作为正义代表的男主角,也从英雄变身为‘在纽约市罪恶的泥沼中挣扎的忠奸人’……我相信大多数影迷是为了看反派如何把纽约搞个天翻地覆才去看电影的,他们期待一个能把男主角杀死的凶手,因为墨菲-斯坦顿十几年来拍摄的影片,已经让他们热爱神经质、复仇和无政府主义。”
“这也深刻揭露了墨菲-斯坦顿的一个问题,他的电影从来不关注人性或者社会光辉的一面,反而只能看到光明背后那不多的阴暗,并且将阴暗面用电影无限放大,从而令影迷们会被灌输更倾向于反派的价值观,这是墨菲-斯坦顿的电影最可怕的地方,他直接影响和扭曲观众的价值取向。”
“在《黑暗之城》的宣传中,片方大量运用了诸如在网上发布影片反派角色通缉令等病毒式营销,来提高影片的关注度。这从另一方面加深了影片和现实的分割线,这种宣传方式早在1999年《女巫布莱尔》时,便曾引起了影迷恐慌,当时曾有美国电视台做出调查,竟然受访影迷中有百分之四十七的人认为《女巫布莱尔》的录像是真实的。”
“更为可怕的是,墨菲-斯坦顿从来没有为此负责的态度,反而对自己影片带来的负面影响洋洋自得。”
“我们是时候该反思了,这种反思应该从自我排斥《黑暗之城》,排斥墨菲-斯坦顿的电影,排斥好莱坞电影中的极度暴力场景开始!”
或许事情就像墨菲猜测的那样,在警方想尽一切办法追捕罪犯的同时,那位加州中南教区的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看到了反击的机会,甚至是能让天主教在好莱坞复辟的千载难逢的良机,频频针对墨菲《黑暗之城》发动舆论抨击,并且一步步将抨击面扩大到了好莱坞的层面。
另一方面,墨菲最近这些年顺风顺水,确实有很多人和媒体看他不顺眼,此刻也站出来顺便踩上两脚,反正这也不需要多少成本。
“过往好莱坞影片中脸谱化的反派角色,在墨菲-斯坦顿手里,翻转而成了如魔术师般立体、复杂的恐怖分子,他们信奉无政府主义,在变成暴徒之前,他们一样是残酷物质社会的受害者,只是他们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这条道路更符合正常人的选择,堕落远比坚守正义更容易,以枪击案凶手模仿魔术师为例,他紧紧为了一些互联网上的自由言论,就可以置人于死地,哪怕误杀也在所不惜,或许他不需要金钱和权力,但却以这两样东西玩弄每一个人,或许他不怕死亡,不怕失败,一心只想毁掉这个我们的世界。”
“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他将犯罪作为了理想!而墨菲-斯坦顿和他的黑色电影,在其中发挥了启迪的作用!”
虽然很多媒体都将责任归咎于墨菲和《黑暗之城》,但也有一些媒体的分析较为客观。
“从百年前的第一批电影工作者发现了电影的商业娱乐属性以来,暴力就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类似昆汀-塔伦蒂诺和墨菲-斯坦顿这样的著名导演手下逐渐演变成一种令人热血沸腾的艺术。”
“纵观墨菲-斯坦顿十多年的导演生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无暴力,不电影。电影中的暴力元素满足了一颗颗不满于现实的躁动的心,让观众们的暗黑情结和破坏欲在电影的虚拟世界中得到了暂时的满足。”
“同时,墨菲-斯坦顿的黑色电影也让观众熟悉了犯罪,学会了犯罪,甚至迷上了犯罪。我们应该承认的是,电影在日益猖獗的各类社会暴力活动中的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试问看过《黑暗之城》的人,你们有谁没被魔术师那极度的疯狂和精密的计划迷得神魂颠倒?有谁敢说自己看完后,没有一种想在某个地方引爆一枚炸弹然后像魔术师那样一摇一晃地走出来的冲动?”
这些抨击以及用心良苦的舆论,就像是约好了一般,此起彼伏的跳出来,出现在墨菲和公众的眼前,想要让人不关注都难。
综合各个渠道传来的消息,墨菲已经确认,上次碰的头破血流,据说被梵蒂冈方面申斥的马尔克斯-科斯特洛大主教,准备用尖锐的反击,返回之前丢掉的脸面和声望。
墨菲当然不会坐以待毙,caa和二十世纪福克斯专门为他准备了一次电视专访,虽然无法挽回枪击案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也不能让人完全将责任扔到他和《黑暗之城》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