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朝好地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7章 发难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朕有诏令要下,大学士有朕草诏。龙腾小说 ltxsba.com”

    翰林院,承乾听完了例行的禀报后,对内阁的票拟都点头同意,然后当大家以为皇帝要离开时,承乾却坐在那里没动。

    皇帝口述,学士拟诏。

    今天的草诏,由翰林学士许敬宗草拟。

    皇帝的诏令让人惊讶,许敬宗越写越皱眉。

    等皇帝口述完,许敬宗还没写完,可已经按捺不住,中途将笔放下。

    他质问皇帝,“陛下要加税,对酒糖丝瓷如盐铁茶一样专卖,课重税,如此大的事情,陛下为何不与大臣们商量呢?如此颁下诏令,请问内阁能赞成,科院能同意吗?”

    “臣为陛下钦封之翰林学士,为陛下咨议顾问,可如此大的事情,陛下却根本未与臣等提过一句,现在就要草诏,臣实在不懂。陛下若是不信任臣,那请陛下明说。”

    承乾捏着自己的下巴,那里已经留起了短短的胡子,他慢悠悠的道,“许学士倒是快人快语,但朕也有一个问题,请许爱卿教朕。”

    “陛下请问。”

    “朕还是不是大唐天子?”

    许敬宗愣了一下,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究竟什么叫君权,君权究竟有多大,有没有限制,限制在哪?、

    千百年来,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

    周朝八百年天下,西周时周天子权威很高。但到了平王东迁,东周开始,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周天子的权威就一日不如一日。

    甚至曾被楚王问鼎。

    诸侯虽说尊王攘夷,可群雄争霸,谁又真正的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呢?

    秦始皇一统天下,皇帝的君威振于天下,皇权头一次如此强大。但其实在秦朝廷中,秦朝的丞相依然拥有极大的权力,皇帝的君权也是得与相丞妥协的。

    秦亡汉兴,丞相依然拥有极大的权力,并不是皇帝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甚至说来,秦汉时的权力,那是远比后来魏晋时权力大的。

    当然,东晋渡江之后,皇室势弱,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话。

    大的趋势,其实自汉以来,相权其实都是在不断的被削弱之中。

    从丞相,到后来的群相制度,从丞相能开府置幕僚,到后来诸相政事堂、中书门下议政,趋势都是皇权加强,相权减弱。

    特别是到了贞观时期,皇帝文治武功,超越秦皇汉武,皇帝的权威更是无限高涨,宰相说罢就罢。

    而当这位越来越骄横的皇帝被臣子们逼迫退位,并被流放美洲之后,如今朝堂上承乾为天子,但中枢制度经过再次改革。

    现在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承乾当然是天子,但这不意味着他就能为所欲为。

    马周不等许敬宗回答,主动站了出来。

    “陛下是大唐天子,臣等为大唐的臣子,臣子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是陛下的助手,也应当是陛下最信任的人。可现在陛下如此重大的事务,却根本不经臣等,突然就要草诏,试问,这是何道理?”

    “天下万里河山,亿兆子民。”马周继续道,“陛下再英明神武,一个人也治理不了如此大的疆域,国家有如一个人的身体,陛下是那头脑,臣等就是那四肢,若陛下不信任自己的四肢,那陛下有再好的想法,也执行不了。”

    承乾静静的听完。

    “现在你们也知道此事了,朕现在咨询你们的意见。”

    许敬宗不客气的道,“臣反对!”

    “盐铁茶本就已经是朝廷专卖,每年因此获得不下五千万贯,占据朝廷财收一半。盐税高昂,其实这是一种变相的人头税。铁和茶,除了经营者本身的课税,朝廷还要加征百分之二十的重税,已经有些影响铁和茶的发展。”

    “现在蚕茧、瓷器、蔗糖和酒都要专卖垄断,课以重税,陛下有没有想过这是否合理?如果税太高,则经营成本高,价格也高。糖价太高,可能许多百姓以后就不吃糖了,毕竟糖不是盐,不是必须品。而如果许多百姓都不吃糖,那么制糖业就要大受影响,许多糖商可能要破产,甚至种甘蔗的百姓也要损失。”

    “陛下是否想过后果?如果糖商破产,种蔗农亏本,那朝廷不但征不到这糖税,甚至连普通的糖产业的税也征不到了,朝廷不但不会多增收,反而还会严重流失税收,甚至百姓也会因此怨声载道。”

    承乾却道,“不要危言耸听,朝廷的盐税实行以来,十余年了,不是实行的很好吗,朝廷仅盐税这些年,起码收得三四亿之多。茶叶税调整后,征十一税,茶产业不也没破产,不还越来越兴旺吗?”

    马周苦笑。

    “总有一个限度的,原来茶叶无专卖,后来加税三十税一,再后来改二十税一,再十税一。如今陛下又要五税一。茶农茶商们的忍耐力也是有限的,如今的茶叶价格也是不断的上涨,百姓们已经不太高兴了。”

    可承乾听不进去。

    “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马周等人又各自说了一些反对加税的理由。

    承乾听完,点头。

    “嗯,朕已经咨询过你们了,你们的意见朕也都一一听过了。好了,现在朕的意思还是不变,请马院长用印后把这诏令送去内阁用印,再送去科院审议封驳。”

    许敬宗心里感觉火起。

    皇帝这话什么意思?

    咨询过了,意见听过了,然后继续我行我素?

    这算几个意思?

    学士们的话是耳边风?

    “陛下,就算我们愿意草诏,愿意用印,可这诏书到了内阁也未必能通过,内阁通过了,还有六科封驳。”

    承乾脸色不快。

    “翰林院只是朕的顾问机构,你们替朕草诏,但无封驳之权!”

    马周也气的不轻。

    皇帝今天一大早这是吃错了药啊,说话这么冲。

    “陛下说的没错,翰林院只是陛下的顾问机构,无封驳之权。但我等有权拒绝为陛下草诏!”

    翰林院的许多职责,与过去的中书省类似,中书决策和草诏,门下审议和封驳,尚书执行。

    翰林院没有封驳回皇帝诏令的权力,但他们有权不给皇帝草诏啊。

    过去中书也没少这样做,皇帝的诏令如果太过份,中书就拒绝草诏。

    “马周,这是你一个人的意思,还有所有学士的意思呢?”

    “臣马周拒绝草拟此诏。”

    “臣许敬宗拒绝草拟此诏。”

    “臣孔颍达·······”

    翰林院九位学士,马周是翰林承旨学士,他不肯草诏,其余八位学士也一样都不肯草诏。

    一时间,御书房里的气氛十分僵硬。

    “没了张屠夫,也不用吃带毛的猪,你们不草诏,朕可以自己草诏。”

    过去草诏的是中书舍人,后来翰林学士也可草诏,与中书舍人分掌内外诏。

    现在草诏之权都在翰林学士。

    可承乾是天子,翰林学士不肯草诏,他自己也是能够直接拟诏的。

    遇到这么一个执拗的皇帝,马周他们也没办法了。

    他们总不能去抢皇帝的笔,不让他写吧?

    一片沉默。

    学士们一个个面冷如霜,站在那里,沉默的看着皇帝自己写诏书。

    许敬宗还是忍不住。

    “陛下就算自己拟诏,可这诏令在内阁和科院也通不过。没有内阁的印章,没有六科的印章,没有他们的署名。这诏书也就只是一道中旨,下面的官员可以拒绝执行。请问,到时陛下又打算怎么办呢?”

    无规矩不成方圆。

    朝廷也有一套制度的。

    没有了制度,那岂不乱套。

    这套决策审议执行的制度,可不是现在才有的。

    隋唐以来,这套制度是越发的成熟。

    皇帝限制相权,弄出了三省六部群相制度,如今又有内阁翰林院内外相。而相同的,皇帝的权威也不是就至高无上为所欲为了。

    皇帝的诏令要经过翰林草诏,经过内阁用印,还要经过六科最后封驳,任何一关没有通过,皇帝的这诏令都将变成无效的中旨。

    办事官员可以拒绝执行。

    这,就是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需要的是君臣协议,有时需要互相妥协让步,或者是做利益交换。

    连李世民那么强势时,都有诏令被中书门下退回的时候,不要说如今了。

    “他们当然可以驳回朕的诏令!”

    承乾不屑的哼了一声,他现在就是要让他们驳回。

    既然谈不拢,那就掀桌子。

    要不然,他这个皇帝永远没出头之日,永远就是宰相们控制的傀儡。

    他现在要看看,宰相们有没有这个胆气跟他硬顶到底。

    真把事情闹大了,除非这些人废掉他。

    但他仔细分析过,宰相中也许有人会这样想,但不会所有人都这样想。

    他就是要拼一把,不拼,就永远是这样了。

    皇帝这话一出。

    马周眼中闪过一道光,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皇帝这话中有话啊,他想干嘛?

    许久,马周长叹一声。

    “陛下,何必如此呢。陛下有自己的想法,这是好事,不如召开一次御前会议,把内阁诸相、和我们翰林院学士,还有御史大夫、议会的科议员们召集一起,仔细的商议一下。”

    “臣相信,总是能够达成一致的。如果陛下的计划真的可行,那么众臣也没有理由反对,不是?”

    马周还是不希望把事情弄的太僵,现在的局面很好,他希望挽救。

    “也许内阁和科院与诸位学士们态度不同,能够一次通过呢?”承乾没有停笔,继续写着诏令。

    马周想要开一次御前会议,很好,他这是退让了。看来他的强硬,还是有几分作用的。不过现在就开御前会议太早了,他必须把他的态度,也传给内阁诸相,和议院那边,他要让他们都明白他的决心。

    等诏书被驳回,再来开这次御前会议也不迟。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ltxsba.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ltxsba.com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网站无法打开请发送任意内容至邮箱 ltxsba@g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地址:m.ltxsdz.com m.ltxsfb.com